范县:特色种植结出“振兴果”

果丁系列
  丁沙窝村和石大庙村的百亩林果综合种植基地里,秋季晚桃、猕猴桃挂满枝头,甜香扑鼻。农户穿梭林间,熟练地进行采摘、装筐和转运;一旁的园中,形态各异的葫芦

  丁沙窝村和石大庙村的百亩林果综合种植基地里,秋季晚桃、猕猴桃挂满枝头,甜香扑鼻。农户穿梭林间,熟练地进行采摘、装筐和转运;一旁的园中,形态各异的葫芦迎来收获,正被逐一采摘、去皮、晾晒。便捷的入园采摘体验,也让这里成为不少游客休闲采摘的好去处。

  “现在成熟的有锦绣黄桃、秋丽桃,普通葫芦、造型葫芦。这段时间特别忙,正赶上中秋前的销售旺季,批发零售桃、预定葫芦、招呼进园的散客采摘……初步估算,桃和葫芦加起来亩均销售额能达一万元。”丁沙窝村果园负责人丁同彪话语中洋溢着丰收的喜悦。

  陆集乡地处黄河滩区,依托地势平坦、土壤肥沃、光照充足等自然优势,近年来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,以“党建+产业振兴”为引领,通过政策扶持、技术培训、完善基础设施、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等系列举措,引导群众发展特色农业。目前该乡已逐步形成“林中有桃、猕猴桃,沙地有西瓜、红薯,大棚有育苗、蔬菜”,以及林下蚯蚓养殖、鹅鸭养殖等多元种养模式。

  一批像丁同彪这样的滩区群众,积极响应号召,大胆尝试、勇于实践。他们学习种养技术、成立合作社、流转土地实施科学管理,不仅自己实现增收,还带动周边村民通过土地入股、务工就业、共同种植和销售等多种方式增加收入。

  “忙的时候得有30口子人在这儿干活。我六十半(65岁)了,主要干点零活,一天能挣六七十块钱,自己够用,就当锻炼身体,挺满意的。”正在为新鲜葫芦去皮的村民刘树景笑着说。

  如今,陆集乡积极拓展“农业+旅游+电商”新业态,鼓励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休闲采摘、垂钓体验、餐饮服务和电商销售等多种经营模式。这条农旅融合的发展路径,不仅能最大化激活滩区资源,也正走出一条产业兴、村民富的振兴路。

  “一枝独秀不如百花齐放。”目前,范县辛庄镇的千亩苹果园、龙王庄镇的葡萄种植基地、白衣阁镇的秋月梨采摘园等也陆续进入盛果期,奏响了丰收的乐曲。

  近年来范县立足资源禀赋,推动农业从传统生产转向多元经营,将特色种植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。通过大力培育发展林果和林下玫瑰、芍药等特色种植,打造温棚瓜菜、食用菌、花卉等产业集群,并借助科技推广、基地标准化建设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、产销对接平台搭建以及农文旅融合等举措,“林果经济”“大棚经济”“林下经济”持续焕发活力。同时,依托“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“党建+农户”等联农带农机制,有效增强了产业带动能力,进一步夯实了兴村富民的产业基础。

  据了解,下一步该县将根据农户意愿和市场导向,持续优化种植结构、调整种植规模,强化深加工、延伸产业链,全力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做大做强、农业品牌做优做精,深入推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,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持续动力。